<<  < 2014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已经展开,在此与各位老师交流中级培训的有关培训内容及目标。大家知道,教育技术初级培训,在引导教师合理选择技术工具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巧妙地寻找和加工资源,并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环境等因素设计教学过程的一般方法。面中级阶段则是为了帮助老师综合理解教育技术应用的多样性与适应性功能,并能够围绕特定的学习单元,综合应用各种技术设计出合理有效的教学活动,真正意义上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中级阶段重点培养老师的以下能力:

1.指向单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

通常意义上的单元都是和具体的学科相联系的,但是,学科本身是与知识技能相联系的一个概念,它一般以特定的经验领域对不同的知识门类进行系统的划分。新课程理念下,基于单元的学习主题通常是覆盖多个学科领域的,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能够结合自己所在的学科,另一方面要能对其它学科知识领域有所关注,从而确定合适的学习主题,并巧妙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深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形成综合性的、系统化的教学设计能力。

2.基于项目或问题的研究性学习设计能力

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需要不同的教学方式,在中小学教学的实践领域,有着丰富的教学方式,我们将不同的教学方式归纳为授导型与探究型两大类,新课程虽主张培养学生研究与创新能力,但依然离不开这两种基本教学形式。在单元学习过程中,老师应该能够根据目标的要求,设计在针对性的学习活动,并通过适当的项目和问题的设计,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热情与潜能。

3.主题资源的设计与创建能力

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知识不断增长的过程,而知识的增长离不开对现有知识的理解与思考,在确定了学习主题并组织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老师一方面需要选择与组织合适的资源供学习者学习,另一方面也需要引导学习者丰富主题和完善资源。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充分展示老师和学习者的个性,最终形成与主题相关的、有鲜明个性与特色的主题资源。

4.学习过程的组织实施、信息化监控与评价能力

单元学习活动设计的目的在于帮助学习者有效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在学习风格等因素上表现出来的差异将会引起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教师需要不断关注学习过程中各学习者或学习小组的状况,适时给予必要的指导与帮助,并根据学习者的具体情况不断补充和调整相应的资源,保证学习活动的正常进行。

5.教育技术的适时应用能力

    具备了合适的技术支持,但是如果教师缺乏相应的应用技能,教学效果同样不能令人满意。老师除了要能完整领会教育技术的基本内涵外,还应能适当关注领域的变化,并巧妙掌握技术支持教学的时机,适度引导,以达到教育技术的效能最大化。
发表评论:
天涯博客欢迎您!